原作者序言
对知识的追求不需要理由。
——戴维•J.•皮廷格
写作本书的宗旨
对于我们这些教授研究方法的人来说,最令人满足的一种体验就是看到学生们培养起了开展研究的热情。这些学生看到他们能够把自己对行为的天生的好奇转化为可检验的假设,进而了解到学习研究方法并不是神秘的和毫不相干的事情。事实上,他们逐渐懂得实证研究的基础性价值和重要性。因为心理学的生命力在于了解更多的行为知识的激情,我相信一门研究方法的课程是任何学生需要学习的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因此,我尝试写作一本教科书来吸引学生们并和他们分享我对心理学研究的热忱。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努力在书中吸收进了一些特点。
风格
我要使用一种吸引人的编辑风格来写一本教科书,因此我欣然采用了主动的叙述者的角色,来使这本教科书尽可能地引人入胜和饶有趣味。尽管对内容而言这种文体明显是一种谈话体,但是并不缺乏严密性。我从头至尾提供了对心理学家们所持有的最出色的见解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的全面的解释。
例子
我使用的另一种策略,就是选择出众所周知的实例和当代的实例。我所使用的很多例子是基于著名的心理现象,以及考查一些引人关注的现象的当前的研究。具体来说,我选择的研究主题包括性别歧视、HIV扩散,以及心理疗法的效果。之所以选择这些例子,是为了说明章节中涉及到的重要主题,也是为了说明研究者是如何使用研究工具来回答复杂的和重要的问题的。
前提假定
熟悉参数统计方法的人知道,他们会遇到许多伴随而来的数学上的限制条件。如果研究者不能确保数据以及收集数据方法的设计满足这些前提假定,那么从统计分析得出的推断将是令人怀疑的。在一些情况下,所使用的统计量对前提假定的违背是稳健的(译者注:即不受其影响的)。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统计量却无法经受对前提假定的即使是极小的偏离。当我开始撰写这本书时,我很快就意识到我必须建立起基础的前提假定,并使我的读者警觉起来。
第一个前提假定是使用这本书的学生需要修完一门最起码的统计学导论课程。因此,这本书就不再向读者介绍各种统计概念,特别是较为基础的概念如集中趋势的度量、离散趋势的度量,或标准化值。不过,很多学生显得在通过统计学课程的期末考试后,忘记了许多知识。这种不佳的情况反映出了单一的一门统计学课程是无法在学生中建立起充分稳固的概念,来确保对学习内容的更有效的和持久的理解以及弥补的。因此,这本书在和特定的方法论技术有关的地方,回顾了重要的统计概念。
写作这本书的第二个前提假定是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是在他们的学院或大学的文理学部门工作。这个假定对于我来说极为宝贵,因为我相信文理教育的前景和所持有的教育哲学,保持着培养下一代有教养的公民的最好的准备。由于这个想法使我吸收了很多超出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范围的讨论。我尝试吸收进来自历史学和哲学中的讨论,这些都对我的目的起到了补充作用。当然我也在研究伦理的探讨中吸收了杰里米•边沁、约翰•斯图亚特•弥尔,以及伊曼努尔•康德的观点。不首先承认这些伟大思想家们提出的观点,一个人就不能开展合理的讨论。
内容方面应该在超出学生们当前能力的水平上进行挑战。如果教育不能拓展我们的学生们的理解,那么教育是为了什么?因此,当我吃力地尽我所能写作时,我同时也费力地确保我挑战了学生们以使他们超越了舒适的界限,并给他们提供了理解当代行为研究所必须的工具。通过这样做,我希望教师能够意识到他或她没有受到必须讲授每一个章节或每章中的每一个主题的限制。相反,我认为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意识到,这本书是获取信息的丰富资源。
对研究方法和统计概念的整合
在执教一门“传统的”研究方法课程几年之后,我发现很多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对他们在必须先学习的统计课程中所学的统计方法是如何与研究设计相关联的,只有一种模糊的看法。后来,我发现自己在讲授与统计分析有关的概念时,同时在讲授和研究方法有关的传统的概念。事实上,对统计技术的仔细探讨需要对研究方法论进行讨论。相似地,对研究设计的讨论也需要对统计原理的回顾。
因此我决定写作《行为研究的设计与分析》,来展示我讲授这门重要课程的经历。在写作这本书时,我想保证学生们能够得到对研究行为的最好的研究技术进行全面和详尽的回顾。因此,每个章节都给出了对研究方法及支持它们的统计概念的全面的综述。对统计原理的探讨尽管全面,却是概念上的以及非技术性的。修完统计学课程的学生会发现,这些部分是对重要主题的有用的探讨。而没有修完统计学课程的学生会发现,这些部分的内容对于介绍这些主题是合适的和容易阅读的。
例如,对抽样过程的回顾探讨了研究者用来产生有代表性的样本的不同方法,同时说明了中心极限定理是如何使研究者能够使用样本统计量做出有效的推断。其它的主题也在全书中受到关注,其中一个是统计功效。因为统计功效这个概念的重要性,在这本书的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对它的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是向学生们说明,他们能够通过调整样本量以及对特定方差类型实施控制——提高来自于自变量的方差同时降低来自于随机误差或抽样误差的方差,来调整统计功效。
章节的顺序
我安排了各章节的顺序使之符合实施研究的各个步骤。因此,前面的个别章节说明了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并概述了多种研究方法。随后的章节探讨了诸如文献研究、研究的伦理,以及产生样本的方法。再后的章节中的内容探讨了如何产生可靠的和有效的测量工具。因此,在书中有若干个单独的章节,讲述有关产生测试和使用相关统计量来评估任何测量法的信度和效度的内容。在这些章节中学习到的课程为所有类型的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随后的章节探讨了所有单因素和多因素研究中常见的问题和步骤,以及单一受试者方法和非实验方法。最后的章节探讨了如何按照美国心理学协会编辑指南的格式准备研究报告。然而,教师们会发现他们可以重新安排这些章节的顺序而不会失去连续性。
教授方法
每章都使用了多种方法来展示研究材料,包括表述明了的内容、众所周知并吸引人的实例、以及图表说明,来帮助读者理解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具体的教授方法特点包括:
l 积极的学习。每章包括对实例研究和重要的观点的练习。这些练习的目的在于帮助读者在研究方案中应用重要的概念。例如,学生可能会阅读一篇描述一位研究者是如何收集数据的摘要。在摘要后面一系列的问题是用来确定读者是否能够理解用来收集数据的研究设计的类型,以及理解在自变量中是否存在任何混杂影响。其它的练习题要求读者考虑如何使用一种具体的实验设计来解决一个研究问题。
l 成果检查。每章都有若干成果检查问题,包含了要求读者对客观问题应用材料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比死记硬背更多的努力,因为它们要求应用这些材料。
l 概念的多种表述。读者会发现这本书自始至终将文字、图片以及说明多种概念的实例结合在一起。
l 专业词汇表。每章都附有对重要术语的定义。
l 统计表。第一个附录包括了对各种常用的统计表全面的清单。